South-to-north water diversion
7月7日,南水北调后续工程中线引江补汉工程今日开工。
引江补汉工程是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首个开工项目,是全面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加快构建国家水网主骨架和大动脉的重要标志性工程。工程全长194.8千米,施工总工期9年,静态总投资582.35亿元。据测算,工程建成后,南水北调中线多年平均北调水量将由95亿立方米增加至115.1亿立方米。
2014年12月,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实现全面通水。7年多来,累计调水540多亿立方米,受益人口超1.4亿人。
北上的一渠清水,极大地缓解了北方受水地区供用水矛盾,也在悄然间改变着当地的用水格局。原本规划设计作为补充水源的中线工程已经成为受水区的主力水源。以北京为例,人们每喝的10杯水中,就有约7杯来自南水。
与此同时,水源区汉江生态经济带的建设,也对汉江流域水资源的保障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专家指出,一旦遭遇汉江特枯年份,丹江口水库来水量少,在不影响汉江中下游基本用水的前提下,难以充分满足向北方调水的需求。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开源”摆上了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议事日程。人们将目光投向了位于长江干流的三峡水库。如果将多年平均入库水量达374亿立方米、总库容295亿立方米、调节库容187亿立方米的丹江口水库比作汉江流域的“大水盆”,那么多年平均入库水量超4000亿立方米、总库容450亿立方米、调节库容221.5亿立方米的三峡水库可以看作是长江流域“大水缸”,而且是一个水量充沛且稳定的“大水缸”。
“通过实施引江补汉工程,连通南水北调与三峡工程两大国之重器,对保障国家水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将发挥重要作用。”水利部南水北调司司长李勇表示,实施引江补汉工程,将进一步打通长江向北方输水新通道,完善国家骨干水网格局,为汉江流域和京津冀豫地区提供更好的水源保障,实现南北两利。
南水北调工程规划提出构建“四横三纵、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格局,即建设东、中、西三条调水线路,沟通长江、淮河、黄河、海河水系。与规划目标相比,南水北调目前仅东中线一期工程建成运行,需要继续联网补网,进一步提升调配南水水资源的能力。
“引江补汉工程的开工,标志着南水北调后续工程建设拉开序幕,国家水网的主骨架、主动脉将更加坚实、强劲。”水利部规划计划司司长张祥伟表示,下一步将深化东线后续工程可研论证,推进西线工程规划,积极配合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充分发挥南水北调工程优化水资源配置、保障群众饮水安全、复苏河湖生态环境、畅通南北经济循环的生命线作用。
今年1-6月,全国水利建设全面提速,取得了明显成效。重大水利工程具有吸纳投资大、产业链条长、创造就业多的优势。研究表明,重大水利工程每投资1000亿元,可以带动GDP增长0.15个百分点,新增就业岗位49万。在织密国家水网的同时,以引江补汉工程为代表的一批重大水利工程近期陆续开工,在提振信心、稳定社会预期和稳增长促就业惠民生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随着以引江补汉为代表的多项重大水利工程陆续开工,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不断加速,一张“系统完备、安全可靠,集约高效、绿色智能,循环通畅、调控有序”的国家水网正徐徐展开。
责编: 魏永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