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news information

匠心聚力筑就精品 三载耕耘再启新程——建管三部发展纪实
发布时间:2025-02-25   内容来源:建管三部
分享

荆楚大地,群山之间,凿壁破岩,一条条隧洞正向着大山深处掘进。在引江补汉工程建设管理三部辖段内,谷城段和丹江口出口段建设正热火朝天地推进。

隧洞内,4个标段共计14个掌子面同时作业、昼夜不停,1000余位工人挥汗如雨、日夜兼程,三臂凿岩台车灵活穿行、精准破岩,钢拱架台车紧随其后,迅速安装支护结构,为隧洞的稳定与安全提供坚实保障。隧洞外,综合加工厂、智能拌和站、石料场,正为工程建设提供着源源不断的优质原材料和半成品。而所有这些关键数据和画面,都在数字孪生智能建造中心的大屏上同步演示,每一道工序、每一个环节都尽在掌握。

2022年2月25日,中国南水北调集团江汉水网建设开发有限公司注册成立。同年,建管三部所管辖的出口段工程成为全线首个开工项目。三年来,在公司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建管三部聚焦办好“国之大事”,建好“大国重器”,全力建设“安全、精品、绿色、智慧、阳光”引江补汉工程。

如今,建管三部辖段内工程建设的“进度条”正不断刷新:工程主隧洞掘进即将突破4千米,沿线11条施工支洞掘进已超7千米,辖段内第1台TBM即将迎来下线,工程标准化建设和智能建造全速推进。

破局:协同推动助力征迁先行

刚到丹江口时,建管三部综合处处长王伟心里还充满了忐忑,作为首批先行进场的7人之一,他身兼数职,既要加快工地开工现场准备工作,又要推进建管三部办公区建设,还要盯紧出口段移民征迁。

使命如磐,唯有奋斗;重任在肩,催人奋进。王伟说道,“水利建设,征迁先行。征迁工作又被称为‘天下第一难’,关注度高,利益复杂,牵涉主体多,一旦征迁受阻,必然导致开工延误,影响后续进度。”

建管三部辖段包括襄阳市保康县、谷城县和十堰市丹江口市,需要跨市级行政区协调,而且,地方征迁工作经验不一。工程沿线村落星罗棋布,土地权属盘根错节,移民征迁协调工作犹如在荆棘丛中穿梭,每一步都耗费莫大的精力,但这是一场必须打赢打好的硬仗。

建管三部创新移民征迁模式,联合地方政府、移民监理、移民设计、施工等单位,成立了引江补汉工程建设征迁工作组,统一协调解决征迁移民过程中的难点和堵点。为凝聚合力,工作组构建了协同办公平台,征迁相关部门合署办公,推动形成征迁设计进驻现场、移民监理全过程管控、施工单位积极配合的有力工作体系,实现了“移民少跑路,事务高效办”。此外,加强征迁移民经验学习交流也让征迁工作如虎添翼。谷城县征迁代表到丹江口市学习先进经验,及时成立征迁协调专班,完善定期会商机制,广泛宣传动员,征迁工作加速推进。

在征迁工作组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下,2023年6月20日,谷城县引江补汉工程移民征迁工作推进会顺利召开,标志着移民征迁工作从此驶入了快车道。工程建设,一直在推进,所以移民征迁,也一直在路上。经过多方协调,2024年9月26日,引江补汉工程出口段项目取得了全线首个不动产权证书,为工程的后续建设树立了标杆。

攻坚:严抓细管筑牢“安全防线”

引江补汉工程输水线路总长194.7公里,具有大埋深、长线路、大洞径等技术特点和“高地应力、高水压、高岩石强度,断层多、地下水多、软岩多”等地质难点,“安全”是必须牢牢守住的底线。针对引江补汉工程大断面钻爆法施工,为保障施工安全和质量,建管三部在辖区内全面推行全电脑三臂凿岩台车、锚杆钻注一体机等全过程隧洞大型机械化配套施工设备,组成了集“探”“挖”“装”“运”“支”“衬”于一体的机械化作业线。机械化、标准化、信息化的“完美结合”,催生了“1+1+1>3”的叠加效应,不断刷新引江补汉工程建设施工“进度条”。

安全生产,标准先行。建管三部组织设计、监理、施工等参建单位编制了隧洞施工安全生产标准化第一批任务清单,为参建单位的安全工作开展提供了明确依据,得到公司认可并全线推广。

同时,建管三部在所辖各标段全面推行网格化管理,筑牢安全生产防护网,做到人人参与、久久为功。目前辖段内已配备240余名网格员,参建各方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已建立“网中有格、格中有人、人在格上、事在格中”的安全生产实施网络体系,有效压实了各方责任,遏制了安全事故发生。

建管三部质量安全处处长张伟,认真负责,事必躬亲,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带领着质安处的同事们,一次又一次地穿梭在艰苦的施工一线。他常说,“每多去一次现场,多开展一次安全检查,就是为工程安全和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多添一份保障。”这为年轻的同志们树立了榜样。

提质:精益求精锻造“品质基石”

视质量为生命,视精品为灵魂,是建管三部一直以来的追求。为打造标杆样板引路,建管三部坚决落实“首件认可制”,对隧洞开挖的每一道工序,坚持首件评估、样板引路。通过现场验收、资料检查、专家评估三个环节,明确工艺标准,推广工艺亮点,做到开工必优、开工必达标。

建管三部负责人张建伟经常强调,“要扣好施工的第一粒扣子,只有确保每一个‘首件’都达到甚至超越预期的质量标准,才能真正发挥样板引路的示范效应,从而推动整个工程项目的质量迈上新台阶。”

为推动辖段施工现场标准化、文明施工标准化、用电标准化建设,建管三部制定标准和考核办法,定期组织检查评比,推行“红黄白绿牌”制度。树立典型、表彰先进,激发参建人员积极性,以点带面推进工程标准化建设。

2024年6月开始,建管三部着力打造土建8标临时用电标准化观摩工地,多次组织相关专家前往现场指导工作,最终于8月8日顺利完成创建工作,并对各标段开放观摩。当天各标段150余人前来学习交流,土建8标也凭借规范化标准化建设成效获得绿牌。

在施工方面,建管三部从隧洞各施工工序循环衔接入手,抓实抓细,钻孔、装药爆破、出渣、支护……各工序近似“无缝衔接”,变“有限”时间为“有效”时间。“一炮一设计、一炮一分析,一炮一考核、一炮一兑现”,这是建管三部一直以来秉持的管理理念。通过强化施工组织,不仅隧洞开挖施工工效得到有效保证,光面爆破质量也在不断提升。

创新:数智建造赋能“大国重器”

建管三部积极响应公司号召,大力推进“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智能化无人”应用,结合工程建设实际,提升工程科技引领力保障力。

隧洞施工是引江补汉工程建设的主要内容,为确保人员安全,提高工作效率,建管三部推广采用大机配套作业,不仅使施工人员大幅减少、施工效率显著提高,同时实现了边钻边测、边记录边传输等功能,为加强作业过程信息化管控创造了良好条件。

隧洞挖掘风险大,各参建单位为现场施工人员配备人员定位标签“护身符”,不仅可以在建管系统中实时显示洞内各施工人员的精确位置和报警信息,一旦出现紧急状况,还可通过一键报警和IP广播系统呼叫救援人员,从而保障人员安全。

为服务现场施工建设,建管三部积极引导各标段配置先进生产线。通过打造综合加工厂、智能混凝土拌和站等,为工程建设提供高质量的原材料及半成品。在土建8标综合加工厂内,配置了“6线7机”,通过全自动化生产线及智能机器人加工生产钢构件。

“曾经的综合加工厂需要至少40余人才能完成数控加工操作,现在只需7至8人便可完成所有操作。”建管三部工程处蔡连利介绍道。操作人员在电脑上设置好参数,钢材下料、剪切、弯曲、焊接等多项工序无缝自动流转,确保了下料精度、焊接质量,同时提高了生产效率,真正实现了批量化精准加工生产。

在数字孪生智能建造中心,大屏上实时显示工程建设的各项数据,实现“一屏观全域、一网管全局”。系统集成了AI视频监控分析、人员车辆定位、环境监测、有害气体监测、搅拌站监测等信息化模块,通过实时数据,建管三部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同时数字孪生系统可以对施工方案进行仿真和优化,从而为施工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共生:以生态笔墨描绘“绿色画卷”

绿色是引江补汉工程的底色,其核心在于低碳、环保和可持续。建管三部将“绿色发展”深植于心、外化于行、科学布局、精准施策,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引江补汉工程支洞多、涉及面广,建管三部严格控制施工扰动范围并及时开展环境监测工作,加强表土全过程管理,做到“边剥离、边保护、边利用”,既提高了表土资源的利用率,又进一步防止了水土流失。

为使环保设计与周边地形地貌充分融合,建管三部与高校开展联合科研工作,创新性地引入了植被型混凝土结构技术。建管三部工程处副处长朱代杰介绍道,“这一技术既能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又能恢复边坡生态环境。植物措施与工程措施并行,保障安全施工的同时美化了现场环境,实现了工程建设与生态保护的和谐共生。”

为减少施工对大气和声环境的影响,集高效环保于一体的全封装拌和站,实现了从原材料存储到混凝土生产全过程的封闭管理,有效降低了噪声与粉尘污染。

同时为避免隧洞开挖产生的施工废水对环境造成污染,建管三部组织水电十四局进行联合调研并与厂家合作,优选先进工艺,采用高密度混凝沉淀工艺处理碱性废水,废水经处理后,用于植被灌溉、洒水降尘、实现了施工循环再利用。

低碳环保理念贯穿了施工的全过程,在施工现场,挖、装、运环节采用新能源设备,显著减少了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这些工程设备的运行效率更高,在工作过程中几乎不产生温室气体,并有效降低了整体能耗,进一步减少了碳足迹。这为隧洞施工创造了一个更加安全、健康和环保的作业环境,展现了绿色施工的新风貌。

铸魂:党旗领航凝聚奋进力量

在公司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建管三部始终坚持以高质量党建赋能工程高质量建设,为工程建设攻坚克难、保驾护航。

自建管三部党支部成立起,就坚持“党员在一线”的工作思路,采取“工区+业务处室+党员”模式,推行“一岗一区一队”,全面发挥“两个作用”,加强全过程管控。同时结合工程建设需要,创新了“党建+征迁”“党建+安全”等模式。

2024年7月14日,丹江口遭遇特大暴雨,水电五局承建的出口段工程位于暴雨中心,防洪抢险形势严峻。建管三部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全体党员按照“上堵下排”原则,明确分工,快速行动,全力以赴阻止基坑水位上涨。整个防汛抢险过程中,严格落实“巡、查、防、守”各项措施,在各参建单位党员的共同努力下,最终实现安全度汛。

建管三部党支部书记焦小彦和年轻同志谈话时,常常引用屈原的一句话,“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他说,这里的“沧浪”便可以指现在的丹江口。所以,建管三部全体干部职工在工作中必须继承和发扬“水清人净”的精神理念。

在集团公司纪检监察组、江汉水网公司纪委和湖北省纪委监委的通力协作下,成功搭建了“室地企”协作框架。2024年,建管三部和地方纪委开展联合监督检查、推进会11次,营造了风清气正的建设氛围,并统筹外部力量解决难点堵点问题。通过扎实的廉洁共建,确保了工程安全、资金安全、干部安全。

汉水汤汤,奔涌千年不息;群山巍巍,见证治水新篇。三载春秋,从“一张蓝图”到“隧贯山河”,建管三部全体干部职工用汗水浇筑国之重器,以创新攀登行业高峰。展望未来,建管三部将牢记“让中国人喝好水用好水”的使命追求,在构建国家水网的壮阔征程中,为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写下生动注脚。

作者:瞿歌、阳润超  
  • 举报平台

  • 官方微信公众号

鄂ICP备2022018035号 版权所有:中国南水北调集团江汉水网建设开发有限公司
网站统计:您是访问本站的第 4037881位嘉宾   |   法律声明